在牧区大寨博物馆,大家停驻于一件件承载厚重历史的陈列实物前,凝视一张张记录艰苦岁月的老旧照片,倾听讲解员深情讲述当年人民群众如何在恶劣环境中改造家园的奋斗故事,“近距离”了解那段历史足迹,“沉浸式”感悟这段生态奇迹。那些朴素的劳动工具、泛黄的日记本、生动的影像资料,呈现出一代代牧区人在毛乌素沙地上努力拼搏,不断开拓,征服沙海的治沙奇迹。这段“人进沙退”的拼搏史,无声传递着牧区大寨“艰苦奋斗、科学治沙”的精神内核。
而毛乌素生命科研生态基地的实地走访,让大家看到昔日黄沙肆虐之地,到如今满眼绿意盎然,“黄沙变绿洲”的实景对比,展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生态治理奇迹,这奇迹背后,更让大家看到了科学治理的时代担当与代际坚守的感人力量。
牧区大寨精神与毛乌素沙地的绿色奇迹启示我们,良好生态的取得来之不易,唯有将艰苦奋斗精神融入血脉,以法治思维和司法担当护航生态,方能守护好脚下的土地。我院检察人员更深刻体会到在接续这段力量的同时,更应该积极履职能动司法,协同各方力量,共同守护好北疆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