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重要文件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
· “两高两部”干警近亲属禁业清单...
· 部署来了!“我为群众办实事” 聚...
· 扎扎实实抓好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
· 中共中央印发《通知》 在全党开展...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
法律法规    
· 什么样的吃喝算违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文 2020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全文)
·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人民检...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
典型案例    
· 我区两案例获评中国女检察官协会...
· 内蒙古检察机关一案例入选最高检...
· 自治区检察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 传...
· 涉案300亿!特大跨国网络赌博团伙...
· 被批评内心苦闷 男子高空抛物将25...
· 检察官使出"绝招" 认定的贩毒数量...
当前位置:首页>>综合要闻
“沉浸式”党日‖ “牧区大寨精神”赋能司法 绘就北疆青绿底色
时间:2025-07-18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沉浸式”党日||“牧区大寨精神”赋能司法绘就北疆青绿底色——呼和铁检院联合多家单位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沉浸式”党日
“牧区大寨精神”赋能司法 绘就北疆青绿底色


为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生态法治屏障,近日,呼和铁检院第三检察部联合呼铁运输法院审判执行部门、乌审旗人民政府办公室,走进乌审旗牧区大寨博物馆与毛乌素生命科研生态基地,共同开展“弘扬牧区大寨精神,筑牢生态法治屏障”主题党日活动,以“沉浸式”实践教育推动司法护航生态文明建设,实地感悟艰苦卓绝的牧区大寨精神,强化守护绿色家园法治担当。


用心感悟
将精神内核融入“红色血脉”


在牧区大寨博物馆,大家停驻于一件件承载厚重历史的陈列实物前,凝视一张张记录艰苦岁月的老旧照片,倾听讲解员深情讲述当年人民群众如何在恶劣环境中改造家园的奋斗故事,“近距离”了解那段历史足迹,“沉浸式”感悟这段生态奇迹。那些朴素的劳动工具、泛黄的日记本、生动的影像资料,呈现出一代代牧区人在毛乌素沙地上努力拼搏,不断开拓,征服沙海的治沙奇迹。这段“人进沙退”的拼搏史,无声传递着牧区大寨“艰苦奋斗、科学治沙”的精神内核。






而毛乌素生命科研生态基地的实地走访,让大家看到昔日黄沙肆虐之地,到如今满眼绿意盎然,“黄沙变绿洲”的实景对比,展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生态治理奇迹,这奇迹背后,更让大家看到了科学治理的时代担当与代际坚守的感人力量。



牧区大寨精神与毛乌素沙地的绿色奇迹启示我们,良好生态的取得来之不易,唯有将艰苦奋斗精神融入血脉,以法治思维和司法担当护航生态,方能守护好脚下的土地。我院检察人员更深刻体会到在接续这段力量的同时,更应该积极履职能动司法,协同各方力量,共同守护好北疆生态。




精神传承
用司法担当刻画“蓝色理想”


此次主题党日既是对建党精神的传承,也是对生态司法使命的再宣誓。而如何通过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为生态环境治理构筑司法“防护林”,是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中的重要使命。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刑事检察职能,对非法开垦草原林地、滥伐、盗伐林木等严重破坏林草地的行为施以“重拳”,坚决追究刑责,形成强大威慑;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全面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对损害生态环境而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及时“亮剑”,督促修复生态、赔偿损失,确保受损环境得到切实补救。同时,我们还要协同法院共商共建生态环境诉讼机制,推动跨区环境资源案件“从严、从快、从细”办理,让破坏者付出应有代价。


征程再启
以法治思维绘就“绿色画卷”


新征程,新期待。恰逢铁检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改革深化之年,呼和铁检院将接续“红色血脉”,锻造“蓝色理想”,深耕“绿色希望”,继续主动作为,联合审判、行政机关,以更严密的司法协作网络、更高效的执法联动机制,持续严惩生态破坏行为,把牧区大寨精神转化为守护绿水青山的司法实践,为构筑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注入法治动能,让绿色成为发展的永恒底色,共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END

文字:白晓敏、李泽祥

图片:乌审旗牧区大寨博物馆、

毛乌素生命科研生态基地

编辑:张思敏

审核:李 琰


七一建党节
不忘初心
励志前行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检察院  检察日报  正义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铁路运输检察院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