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条是个宝,既是林又是草,防风固沙保耕地,放牧烧柴做肥料,还是牲口救命草。”这首民谣小调,对柠条的生态功能价值进行了准确的描述,形成了生态修复和当地民生的良性循环互补。

柠条是一种灌木,耐旱、耐寒、耐高温,适合生长于海拔900-1300米的地方,在水土肥美的地方长势繁茂,在贫瘠干旱的地方也能顽强生长,且落籽自成苗,是水土保持和固沙造林的重要树种之一,同时也是良好的饲草饲料,根、花、种子均可入药。

小小的柠条寓意希望和美好。因其当年的籽就是来年的苗,好生好长,可作为牲畜的饲料,这样就避免了农牧民的牲畜啃饲草场,既保护了天然草场不被破坏,又为农牧民增加了可观的收入,这种有效补植生态环境,又利于民生循环利用的“可持续修复”模式值得复制推广,相信通过柠条补植绘绿,防风固沙、涵养水土、这里的土地日渐肥沃,农牧民生活越来越好,绿色发展成果能得以呈现。